私募基金追捧音樂科技,一次看懂五家研發公司最新狀況
編譯:袁永興
數位音樂創作工具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因為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推出了一款名為Ripple的免費音樂製作應用程序,其中包括人工智慧AI“旋律到歌曲”的生成器和虛擬錄音室,在TikTok有著龐大且以音樂為重心的用戶群基礎上,使得Ripple有非常好的成功機會。但即便如此,這類AI音樂創作工具將進入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因為有許多其他媒體平台提供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數位音樂創作工具:Google有Audiotool,蘋果提供Logic Pro和GarageBand。此外,還有許多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各種不同價格與複雜程度及便利性的數位音樂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DAW)和其他音樂創作工具。然而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就已成立的或是相對較新的初創企業,如今幾乎所有公司都提供或正在研發具AI功能的產品。
許多人擔心音樂創作的日益便捷,將對專業音樂人士和唱片公司產生影響,但這些擔憂在私募基金公司眼中,卻看到了一個能夠帶來巨大的回報機會。過去幾年,私募基金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到音樂創作工具產品中,他們希望這些產品能夠成為下一個大熱門、或者至少能夠以不錯的利潤出售。過去十年中,私募基金行業蓬勃發展,基金數量在五年內增長了60%,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顧問公司統計,私募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現在已達到11.7兆美元,自2017年以來,這一數字每年增長約20%。簡單來說,私募基金正成為資金集中的地方,因此支持音樂創作技術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地來自於私募基金。許多音樂創作技術開發者利用私募基金的資金開發新產品、收購相鄰或競爭的企業以及推廣品牌。以下是幾家引起私募基金注意的音訊技術公司:
BandLab Technologies
當Spotify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Daniel Ek宣布公司的目標是希望未來有5,000萬名音樂創作者在其平台上時,其實另一個平台BandLab已經超越了這個目標。BandLab在其平台上有6,000萬位創作者,成立於2015年的新加坡BandLab Technologies已成為音樂創作技術領域中最重要的名字之一。去年,該公司完成了6,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3.15億美元。BandLab利用這些資金來擴大員工團隊和資助新興創作者活動,今年2月,該公司收購了伴奏(Beat)交易網站Airbit,當時Airbit表示其平台上有約80萬用戶,在該平台上已經買賣了約200萬個Beat,營業額約為5,000萬美元。
LANDR
2014年,總部位於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的LANDR推出了他們稱之為第一個搭載AI的音樂母帶處理服務(Mastering Service),使音樂人能夠在無需聲音工程師幫助的情況下即時處理母帶音軌。一年後,該公司完成籌集了620萬美元的初始融資,其中包括華納音樂集團、饒舌歌手納斯(Nas)以及Plus Eight Equity Fund(該基金由DJ Pete Tong、Richie Hawtin、Tiga和John Acquaviva經營)的投資。到2019年,該公司已經與來自全球160個國家,超過250萬名藝人、詞曲作者、製作人、聲音工程師和唱片公司合作。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LANDR總共在九輪融資中籌集了4,170萬美元,憑藉這筆資金,該公司正持續在推出新產品和進行收購。2020年,它推出了名為Creator的AI工具,使用戶可以從該公司超過一百萬種音效的數據庫中,組合創建出幾乎無限的可能性,並讓藝人和製作人可以快速預覽最多八個循環樂段(Loop)以進行線上播放。這些Loop會對應用戶選定的音樂調性和速度,自動調整音高及調整時間軸。
Native Instruments
Native Instruments是一家位於柏林的公司,創立於1990年代末,生產音樂創作所需的軟、硬體。該公司從一家獨立的初創公司,發展成為位於紐約私募基金集團Francisco Partners旗下音樂科技公司家族中的品牌。Native Instruments的創始人Stephan Schmiit和Volker Hinz以Generator為基礎建立了這家公司,Generator是一個模塊合成器軟體應用程式,後來成為了Reaktor的一部分,Reaktor讓音樂工作者和聲音設計師創立構建自己的樂器、取樣器、音效和聲音設計,提供了許多實用型樂器和聲音效果,從經典合成器的模擬到各式聲音設計工具。Native Instruments首次與創投合作是在2017年,當時總部位於慕尼黑的私募基金公司EMH Partners投入了5,000萬歐元。後來Francisco Partners將Native Instruments與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Cambridge, Massachusetts)的聲音技術開發商iZotope、音訊技術公司Plugin Alliance、及Brainworx合併,形成了Music Creation Group,改名為Soundwide,但這個品牌只持續了一年多一點,如今已宣布回歸使用Native Instruments這個名稱。
Output
Output由作曲家 Gregg Lehrman於2013年創立,他在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領導下起步,至今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長。Output開發最有名的是音樂製作軟體Arcade,為音樂製作人和創作人提供近無限的音色和聲音採樣。該公司聲稱其技術已被德瑞克(Drake)、酷玩樂團(Coldplay)、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和蕾哈娜(Rihanna)用於音樂創作,並參與了《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和《黑豹》(Black Panther)的配樂創作。2020年,該公司從Summit Partners 籌集了4,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Summit Partners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投資公司,管理著350 億美元的資產,該公司還向Uber、Hyperion、Mcafee 和Webex等科技公司投資。Output還推出了Arcade 2.0,將可演奏的樂器添加到平台的資料庫中,允許音樂製作人用以製作完整的歌曲和樂譜。
Splice
總部位於紐約的Splice於2014年推出了Splice Studio,一個基於雲端的協作音樂創作平台,並在之後陸續推出Splice Sounds(按訂閱方式提供音訊外掛程式與取樣庫)及Rent-To-Own(一種允許用戶按照訂閱方式付費暫時租用軟體,並在支付一定租金後擁有永久使用完整音樂軟體的授權)、Similar Sounds(一個由AI驅動的搜索引擎,可在Splice的聲音庫中找到相似的音軌)。而Splice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在過去幾年中吸引的大量投資資本,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該公司在六輪融資中共籌集了1.597億美元。2022年,該公司推出一款AI驅動的音樂創作應用時,宣稱擁有400萬用戶,並向音樂出版公司支付了約3,000萬美元的版稅,讓用戶在Splice Sounds上使用他們的素材。憑藉手頭的資金,該公司完成一些重要的收購,包括提供數千個應用程式的聲音技術公司Superpowered,以及音樂初創公司Audiaire,該公司還與串流服務提供商建立夥伴關係,包括與SoundCloud合作,打造一個名為Nova的新興藝人平台,以及與非洲音樂串流媒體服務Boomplay的合作。
資料來源:◎ Musicbusinessworld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