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音樂興發現|2025年是 K-Pop 產業的轉折點嗎 ?

音樂
2025.02.15 (六)

音樂興發現|2025年是 K-Pop 產業的轉折點嗎 ?

字級:
作者:袁永興
 

2025年是 K-Pop 產業的轉折點嗎 ?

2024年,韓國流行音樂(K-Pop)產業數年來的快速增長力道遭遇鈍化,實體專輯的銷售和出口出現停滯跡象,根據Circle Chart(韓國音樂內容協會營運的排行榜)最新數據,2024年南韓專輯總銷量為9330萬張,相比2023年的1.157 億張,下降了2300 萬張(19%)。這是自 2014 年以來南韓專輯銷量首次下滑,結束了連續九年的增長趨勢。另外根據市場監測機構 Luminate 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K-Pop 在南韓本土市場的專輯銷量雖出現明顯下滑,然而在國際市場影響力依然強勁。日本仍然是K-Pop的最大出口國、達到8.98 億美元,其次是美國(6.029 億美元)和中國(5.979 億美元)。這三個市場合計佔了K-pop出口總額的72.8%。

這三個主要出口市場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仍是 K-Pop最大進口國,但2024年銷量年減24.7%。美國雖排名K pop第二大市場,但保持穩定增長。至於中國市場排名第三,年增卻高達76.4%,顯示中國市場需求強勁。以美國市場為例,K-Pop仍佔有市場主導地位,Luminate 的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十大最暢銷專輯中,有七張來自 K-Pop,唯一的非 K-Pop 專輯來自泰勒絲(Taylor Swift)與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分別為泰勒絲《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排名第一)、泰勒絲《1989 (Taylor’s Version)》(排名第七)與怪奇比莉《Hit Me Hard and Soft》(排名第十)。其他的七張 K-Pop 專輯合計在美國賣出 194.2 萬張,顯示其強大銷量。Luminate 進一步指出,73% 的 K-Pop 超級粉絲購買實體專輯,遠高於美國平均音樂消費者。

根據韓國海關(Korea Customs Service)的統計,2019 年至 2022 年K-Pop 出口額從 7460 萬美元激增至 2.314 億美元,但這股疫情期間的熱潮如今到了2024年已顯露降溫跡象。2024 年 K-Pop 專輯出口總額達到 2.918 億美元,僅比 2023 年增長 0.55%,遠低於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

銷量下滑的可能原因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1.粉絲消費行為轉變。部分粉絲可能轉向數位串流,減少購買實體專輯。2.超級巨星或團體減少發行作品,如 BTS、BLACKPINK 等過去推動市場增長的藝人,在 2024年發行量減少。BTS 全員因兵役關係,預計 2025 年回歸。3.缺乏「現象級爆款」作品,根據 Circle Chart,南韓市場2024年突破300萬張銷量的藝人數量從11組降至7組,而突破 100萬張的藝人數量則從26組降至24組。此外,韓國最大娛樂公司HYBE財報疲軟,尤2024年第三季HYBE 唱片收入年減 18.8%(2.145 兆韓元 / 約 1.582 億美元)、演唱會收入年減 14.8%(7400 億韓元 / 約 5460 萬美元),加上旗下子公司 ADOR(NewJeans 所屬公司)內部高層與 HYBE 之間的爭執,影響了品牌形象與粉絲信心,韓國創意內容機構(KOCCA)更在報告中指出:「HYBE 與 ADOR 的爭端,以及 K-Pop 偶像接連捲入爭議,已讓大眾產生疲勞感。」。

K pop產業曾經的快速增長在2024年出現放緩跡象,引發對缺乏能夠在防彈少年團(BTS)和BLACKPINK之後、持續具有全球市場維持流行度團體的擔憂。COVID-19疫情後,K-pop團體演唱會的激增、導致前幾年來K pop出口和銷售數據強勁,然而,僅依賴這項指標來衡量增長趨勢並不足以成為有力依據,產業界普遍認為,出現一個新的、具有全球市場的大團藝人對於音樂產業的長期穩定和成功至關重要。主要的韓國娛樂公司也感受到了經濟成長鈍化的影響。儘管面臨挑戰,業界對2025年仍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對2025年預計BTS和BLACKPINK的回歸寄厚望,外加唱片公司計畫新的藝人出道,將有助於振興K pop市場。

目前確知的像是BLACKPINK計劃在今年推出新歌並展開世界巡演,BTS成員Jin和J-Hope已完成兵役,其餘成員預計將於6月完成服役、下半年全力回歸市場,此外,JYP娛樂的新男團KickFlip、SM娛樂女團Hearts2Hearts、和與 MOON&BACK MEDIA合作推出的英國五人男團Dear Alice,以及HYBE計劃在今年內出道的拉丁裔K-Pop團體,種種跡象都預示著2025年K pop的強力復甦。

由此看來,K-Pop在2025年同樣需要適應市場變化,國際市場仍是 K-Pop 增長關鍵,美國市場表現穩定,中國市場需求上升,但南韓國內市場的專輯銷量下滑,可能需要更多高人氣偶像回歸與創新銷售模式,或新型態的粉絲互動策略,2025 年將是 K-Pop 產業的關鍵觀察期。

估計K-Pop 市場可能會出現以下轉變與趨勢:

1. 實體專輯銷售增長放緩,數位與訂閱模式轉型加速。2024年K-Pop實體專輯銷量下滑19%的事實、預計2025年這一趨勢可能持續。由於粉絲的購買行為轉向數位內容,K-Pop 可能進一步發展數位專輯、訂閱制粉絲平台(如 Weverse、Bubble),以填補實體銷售減少的營收空缺。

2. 內需疲軟,海外市場更加重要。中國市場成長76.4%,而日本市場卻下滑 24.7%,顯示 K-Pop 產業可能會在2025年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開發,推出更多符合中國市場口味的內容與行銷策略。HYBE、SM、JYP、YG等各家娛樂公司可能會進一步與中國平台(如抖音、QQ 音樂)合作,以維持銷售成長。

3. 偶像生態改變,新團崛起。BTS 成員陸續退伍,團體活動如何重啟將影響市場趨勢。Blackpink 的個人與團體發展策略仍未完全明朗,若她們選擇個人發展為重,K-Pop 女團市場可能重新洗牌。而NewJeans的法律糾紛可能影響她們在2025 年的活動,HYBE內部的品牌策略也將受到考驗。2025 年預計會有更多新團出道以填補市場空缺,JYP、SM、YG 可能會推出新一代「龍頭團體」。

4. K-Pop 產業公信力下降,粉絲經濟受影響。從HYBE 內部文件洩漏、NewJeans 訴訟等醜聞,使 K-Pop 產業形象受損。2025年韓國娛樂公司可能會加強偶像管理、合約透明化、創新公關策略,以恢復粉絲信任。而粉絲購買力下降,未來可能更依賴 VIP 會員、專屬演唱會內容等高價值粉絲服務來創造收入。

5.擴張全球市場版圖,與西方市場合作更深。2025年可能會有更多 K-Pop 偶像與美國、歐洲音樂人合作,如 BLACKPINK 成員個人作品、BTS 成員的全球巡演,以鞏固海外市場地位。

2025年將是觀察K-Pop產業是否來到轉折點的關鍵,娛樂公司如何應對市場變化、藝人管理、以及拓展海外發展機會,都將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